編號 | 1822 |
總例數(shù) | 100例 |
性別例數(shù) | |
治療組例數(shù) | 50例,男26例,女24例 |
對照組例數(shù) | 50例,男27例,女23例 |
年齡區(qū)間 | 治療組36~75歲;對照組38~78歲 |
平均年齡 | 治療組56.2歲;對照組57.8歲 |
疾病 | 2型糖尿病 |
并發(fā)癥 | |
藥品通用名稱 | 益氣養(yǎng)陰降糖方 |
藥品商品名稱 | |
藥品英文名稱 | |
劑型 | 湯劑 |
規(guī)格 | |
批準文號 | |
生產(chǎn)廠家 | |
分類 | 中藥 |
用藥目的 | 治療 |
用法用量 | 對照組采用西藥常規(guī)治療,鹽酸二甲雙胍片0.25g,日3次,餐時口服。治療2周為1個療程,觀察3個療程。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益氣養(yǎng)陰降糖方。處方:西洋參10g,生黃芪30g,生地黃30g,知母30g,熟地黃15g,枸杞子10g,花粉20g,元參15g,蒼術10g,黃連6g,五味子9g,丹參15g,甘草3g。每天1劑,水煎,分2次溫服,療程同對照組。 |
聯(lián)合用藥 | |
療效評價標準 | 參考《中藥新藥治療消渴病(糖尿病)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療效標準。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分減少≥70%,F(xiàn)BG<7.0mmol/L,P2hBG<7.8mmol/L,或FBG、P2hBG下降超過治療治療前的40%;糖化血紅蛋白(HbAlc)下降至6.2%以下或下降超過治療前的3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好轉(zhuǎn),證候積分≥30%,F(xiàn)BG、P2hBG下降超過治療前的20%,但未達到顯效標準,HbAlC下降至治療前的29%~10%,但未達到顯效標準。無效:癥狀無好轉(zhuǎn),F(xiàn)BG、P2hBG無下降或下降未達到 |
治療效果及臨床指征比較 |
治療組顯效28例,有效18例,無效4例,顯效率56%,總有效率92%。對照組顯效16例,有效20例,無效14例,顯效率32%,總有效率72%。兩組顯效率、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血糖、血脂變化比較結(jié)果見表1 。治療后兩組血糖、血脂均明顯下降,以治療組改善更為明顯。FBG、P2hBG、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與同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0.05)。 |
本研究報道不良反應 | |
其他報道不良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