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決定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向所有納入國家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全日制學術學位研究生收費標準,原則上每年碩士生不超過8000元、博士生不超過10000元。這標志著我國研究生教育“公費”時代即將結束。
消息一出,便迅速引起各方關注和熱烈討論。人們不禁要問,新政出臺的目的是什么?是否經過實踐檢驗?全面收費會不會將一些學業(yè)優(yōu)秀但家庭貧寒的學子拒之門外?
改革和完善研究生教育收費制 提高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
從教育主管部門的角度講,這次新政策的出臺的核心并非收費,而是是為了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改善研究生學習、科研和生活條件,提高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營造一個更加公平、公正的求學環(huán)境。眾所周知,之前我國舊的研究生資助模式是所謂的“公費”和“自費”制度。其弊端在于“一次評定,全程適用”。入學時被評為公費,即使在讀研期間表現再平庸
jfsoft.net.cn,也能在讀研期間全程享受公費待遇,而對于那些沒有獲得公費資格的同學,即使讀研期間表現得相當出色,也沒有辦法由半公費或者自費轉為公費待遇。舊的以“公費”和“自費”為核心要素的獎助制度起不到倡導學習、鼓勵創(chuàng)新和科研的作用,在經濟大潮日益沖擊高校校園的背景下尤其顯得僵化不堪。
通過新的獎學金機制完全可以產生“鯰魚效應”,盤活研究生教育。新的獎助金制度實行動態(tài)管理模式。研究生第一年入學時的獎助金等級由入學成績決定,推薦免試的同學基本上都能獲得高于學費的獎助金,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同學中的成績優(yōu)秀者,也能獲得高于學費的獎助金,其他的同學則能獲得相應的較低等級的獎助金或者需要自己籌集學費。但是,第一年評定的獎助金等級并不會適用于第二年。第二年,學校會根據研究生的在校表現情況重新評定獎助金等級,也就是說獎助金評定與第一年完全由入學成績決定所獲得的獎助金等級不同,第二年的獎助金評定在學習成績之外會引入其他因素,比如科研成果、發(fā)表論文、社會活動等等。此外,新的獎助制度還設有配套的“三助”崗位,即學校設立一定數量的助研、助管和助教崗位,在校研究生可以申請相關崗位獲得相應的勞務回報,這樣一來,獎學金制度的改革,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科研態(tài)度,對學術的追求更加向往。激勵學生努力求學,而不是在學校里“混日子”,這能形成學生強,學校更強的良性循環(huán)。
歷年研究生考研復試全國最低錄取分數線